依靠进口离子交换膜是离子膜法的核心要素之一,中国已建成投产的353.21万t/a离子膜法装置所用离子交换膜仍全部依靠进口,畜牧盐加工设备销量,且价格昂贵。按800美元/m2(约折合6500元/m2),以每万t离子膜法制碱装置约需300m2离子交换膜计,按平均2.5年为一更换周期,大约每年需要42385m2(尚未包括已签约在建的309.40万t/a离子膜法装置所需的37128m2),购膜外汇大约3390.8万美元,大约折合2.756亿元,不但增加了离子膜法的生产成本(影响吨碱成本百余元),而且受制于人。时间短中国采用离子膜法电解技术装置(无论是国外引进技术,还是国产化技术)已近20年,畜牧盐加工设备厂家,除少数几家技术水平、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之外,能够连续运行3个月以上的装置很少,各装置全年计划外停车次数少则几次,畜牧盐加工设备,多则十几次,甚至达数十次。而国外发达国家先进水平的企业大多计划外停车全年只有2、3三次。同样的电解槽,同样的膜,同样的电解工艺,中国的膜寿命一般只有2~4年,平均2.5年,而国外的膜寿命可达3~6年,甚至更长。中国计划外故障停车次数每年如能保持在二三次,则离子交换膜寿命有望超过4年。
(5)芒硝型岩盐人工卤水“母液回收法”脱硝制盐工艺技术经济指标盐质:含NaCl≥99.3%;钠质量:含Na2SO4≥99%;卤水耗量:4.4标 m3/t盐;副产钠:75 kg/t盐;汽耗(含钠):1.05 t/t盐;电耗:22 kW·h/t盐。(6)地下卤水分段蒸发制盐工艺技术经济指标盐质:含NaCl≥98.5%;卤水耗量:11.0~12.5标 m3/t盐;咸水量:50~60 kg/t盐,其中有用化工原料收回率≥85%;蒸发热经济:2.6~2.8 k/kg蒸汽。(7)固体原盐闪蒸再结晶制盐工艺技术经济指标盐质:含NaCl≥99.3%;汽耗:0.9 t/t盐。矿业简史编辑中国是世界产盐历史悠久的国家之一。相传炎帝时(约公元前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)风沙氏煮海为中国盐矿分布图盐。早起源于山东半岛胶州湾一带,是用火熬海水制盐之鼻祖;此法一直延续到明清之际,畜牧盐加工设备质量,逐渐过渡到用滩晒法制海盐。湖盐的生产至少从3000多年前的商代就已开始,即用人工盐田晒制石盐的生产方法,春秋战国时代“肇始于山西解池”(即今运城盐湖)。殷商甲骨文中的“卤”字写作“※”,是人工盐田晒卤制盐的象形文字。井盐的生产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代,公元前256~前251年李冰为蜀守时已采用钻井汲卤煎盐方法开采利用今四川省双流、成都一带的卤水矿。这种钻井技术约在12世纪前传到西方各国,为世界文明作出了贡献。中国矿盐(亦称岩盐)的生产历史只有数百年,先是从地面或地下直接采出,清乾隆五十八年(1793年)云南省石羔井开始采用斜井开采,到清光绪十八年(1892年)四川省自贡钻出口岩盐井,注水溶解后汲卤制盐,为钻井水溶开采法的雏形,至1895年开创岩盐的自然连通开采工艺。另外,在西藏芒康县、盐井县一带广泛出露盐泉,利用盐泉“汲卤熬盐”已有数百年历史。
因为盐是动物生活中的生理必需品,所以它是早期人类批寻找和交换的矿物之一。人类的食用在从前是岩盐的和大宗用途。而今天和工业用途相比,这只是比较少的了。石盐已是化学工业大宗的原料,它是民用和工业上无数的产品要用的钠和氯的来源。大量的石盐还用于食品加工工业。海水溶解有大约3% 的氯化钠,人们有目的地使海水蒸发来获取石盐。但是在整个地质过程中,海水由于自然原因而蒸发,石盐作为一种沉积岩覆盖着地球表面的广大地区。它是丰富的蒸发岩,在海水中沉淀的顺序上,是在石膏和硬石膏的后面,因此,常常在石盐之下找到石膏和硬石膏。有些地方石盐不纯,和石盐互层还有其他沉淀矿物,方解石和钾盐以及砂子和粘土。有75 个以上国家大量开采石盐。如果石盐层在地下不深处,就挖竖井达到石盐层,用地下开矿的方法开采。然而有一种简单的萃取法,用水泵把水打到含盐层,然后把卤水用泵抽到地表,蒸发卤水来提取石盐。今天大约有1/3 的石盐是由海水在人工盐池(又叫盐田)中蒸发提取的。海水引入盐池后,由太阳加热蒸发直到盐沉淀为止。虽然常见的石盐是层状的矿床,但是找到很好的立方体,并有立方体解理,这种晶体的习性和具有咸味的特点,使这个矿物是很容易鉴定的。
姓名: | 潘经理 ( 销售经理 ) |
手机: | 13869683092 |
业务 QQ: | 1090004124 |
公司地址: | 寿光市侯镇甫刘村-昌大路以东-教学楼北临 |
电话: | 0536-5390657 |
传真: | 0536-5390657 |